台灣生電不「核」氣 綠能普及大不易

日本海嘯所引發的311福島核災事件距今已滿兩周年,由環保團體、素人主導的反核遊行高倡廢核、反核四的口號,選在三月十一日前夕領軍上街。在一片黃黑旗幟、標語的騷亂中,明顯可見民眾對於核能議題的疑慮和不安。學生們組成的隊伍舉著「我們怎麼築夢」的布條,反映出大眾對於最近台灣重大環境議題例如:國光石化、美麗灣等的憤怒,也對政府處理相關議題的能力和態度表達不滿。
核四和核電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,而在電力效率和再生能源發展上台灣進度落後,因此民眾對於國內的電力來源多憂心忡忡。
核四爭議不斷 安全堪慮
核四自1980年提出計畫,至今經歷32年走走停停的施工過程,一直備受爭議。早期由貢寮的鄉民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由不斷向政府提出抗議,至今民眾因對核電和核四安全問題也決定齊聲向政府請命。核四廠目前工程進度已達93%,但施工期間預算不斷追加,台灣民眾已在這座核電廠投入將近3300億元,往後還需花費的鉅額人民也未被告知。
最讓人堪憂的是核電廠的安全問題並未因投入的鉅款而得到保障,相反地,不僅建廠的是由最低價且經驗最少的廠商得標,核四的興建跳脫標準廠的規範,儀控系統更是由三不同包商各自打造而成,其準確度和穩定性引發質疑的聲音不斷。而工程延宕造成設備老舊不堪,不但有燒毀紀錄,也因人為疏失經歷過七次淹水,光是重大違規事項就多達十五起。
雖然馬英九總統不斷向人民信心喊話,拍胸脯保證「不安全絕不給台電運轉許可」,但這個被核能專家林宗堯先生稱為「舉世罕見的特殊廠」,讓全台上下惶恐不安。
民意潮流:綠能反核
福島事件後人心惶惶,導致今年反核遊行的人數比往年多,一般民眾對於核電多持反對意見。根據統計,光是台中地區參與的民眾便高達8000人。面對這一波的反對浪潮,行政院長江宜樺提議交由公投決定,但有63%的人表示門檻太高,因為以全國投票人數約1800萬張選票計算,至少要有900萬人投票,而且最至要有450萬張有效票;逾74%的民眾認為即使公投未通過,政府也應下令停建核四。另有民眾反映對於此議題難作決定,其中有84%的人認為政府和媒體並無提供足夠或是客觀的資訊幫助他們判斷。
從事服務業的李小姐表示,她有太多的疑問和不了解,「若沒有核電,未來用電怎麼辦?」但未來電費若是調漲或是限電,李小姐認為,為了環境,她願意和全民一起節省。
此次遊行的五大訴求中,用電限制便是其中一項。根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所提出的《核四真實成本與能源方案報告》,若如台電所言,2025年時全台用電將成長48%,屆時即使有十座核能發電廠都無法負荷。在這樣的困境下,只有將電力需求維持在零成長,輔以再生能源的充分發展才能製造雙贏,不但能朝「非核家園」前進,也有乾淨、足夠的電力來源。
攜子參加遊行的蕭太太,認為政府在綠能源和電力效率等發展上不夠積極,在鼓勵民眾節約的優惠實施上宣傳也不夠普及,無法帶起全民一起節省用電的風氣。
政府推動綠能態度消極
《科學人》雜誌去年討論的〈以太陽光電取代核電的可能性〉一文中提到,過去因成本和經濟誘因,太陽能在民間推動的話窒礙難行,但現今從經濟和環保效益來看,可行性大幅提升,使得太陽能普及化的可能性也相對增加。但是和經濟部能源局實際接洽後發現,一般民眾若要在自家住宅頂樓加裝太陽能板,把儲存剩餘電力轉賣給台電,其過程手續繁雜,加上加裝費用不低,成本回收也需至少10年,因此推行困難。
根據能源局說法,民眾和台電在電力轉賣的情形下,角色由平日的買方和賣方相互調換,所以不論是設備認定、併聯審查、簽約、施工等程序都必須民眾自己完成。政府沒有提供輔助,僅以因民眾為「賣方」故必須自行處理做回應。不但行政程序繁瑣冗長,除了台電以優惠價7塊/度收購之外,政府在硬體設施上也無補助,只能在特定縣市,民眾才能依其綠能政策申請補助。以在台中市一層30坪的房子為例,加裝太陽能板的費用大約為40-50萬,但因台中市政府的補助方案只針對社區和公寓大廈,因此一般住家住戶的成本回收期為8-12年。
因此,即便民眾有興趣,複雜的手續和大筆的費用,使得應能輕易取得的綠能變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。
參考資料
綠色公民公民行動聯盟 (2013)。核四真實成本與能源方案報告。http://www.gcaa.org.tw/post.php?aid=39
呂怡貞 (2012)。台大公共論壇:以太陽光電取代核電的可能性。科學人。http://sa.ylib.com/MagCont.aspx?Unit=easylearn&id=2041